第(3/3)页 “身为沙门中人,我们本应上行慈悲之道,下行济世之心。今观诸位,贪、嗔、痴三欲皆满,浑身上下铜臭味熏天,尔辈似这般修行,阿鼻地狱不远矣······” 说完这句,寻诚大师选择了沉默。 听不听在于你们,自己已经尽到了责任。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,大慈悲不渡自绝人。 是否能够醒悟,那便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了。 话已至此。 你们爱死不死,与我一个东瀛僧人何关。 ······ 自大相国寺的慷慨捐献后,汴梁城内的各个寺庙反对声淡化,开始陆续为朝廷捐献钱财。 只是热情被压制,响应度些许迟缓且不高。 不久,道观中的牛鼻子也加入到捐献行列,僧侣们如同吃了死苍蝇一样难受。 大宋阐道之争已久,若被道教比下去,阐教失势便得不偿失。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景教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外来胡教,也加入这场捐献热潮。 这一切,让僧人彻底坐不住了。 这不是异常捐献,这是一次博弈,影响到信仰传承和动摇的博弈。 僧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,仿佛自己的信仰之基,正在被那外来的势力所毁。 景教将他们的神明,包装成类似于佛教中的明王、法王。 高喊着明泰法王保佑世人,手持怪诞的十字架,到处挖佛门的墙脚。 如今,景教抓住了这个机会,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他们神明的存在。 景教开始大挖特挖,佛教徒自然要赢下这次较量。 于是,汴梁未见一纸明确的捐款檄文,寺庙、道观却捐献成风,个个都是大手笔。 这股风潮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,最后连犹太教的寺庙也来凑热闹。 不得不说,大宋海纳百川,对各类宗教很是包容。 第(3/3)页